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区域文化与文化遗产”论坛在我院召开

发布时间: 2020-01-09




新澳门新葡萄娱乐(中国)官方网站 - 2023App Store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IMG_0111.JPG

会议现场

 

20191224下午作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推进会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下设的二级交叉学科“区域文化与文化遗产”专业分论坛北师大新澳门新葡萄娱乐5049报告厅举行。论坛分为两场,分别由新澳门新葡萄娱乐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教授以及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副院长、“区域文化与文化遗产”学科负责人杨利慧教授主持来自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以及新澳门新葡萄娱乐新澳门新葡萄娱乐、社会学院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并紧密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化与人才培养区域文化与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规划两项议题进行了研讨

 

万建中教授主持讨论

 

论坛伊始,民间文学研究所教授彭牧介绍了国内外与非相关学科设置情况和她负责起草设计的培养方案。她研究发现,大多数国内外高校设置的相关学科名称遗产研究,其概念融合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设置多基于历史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兼具为此她提出了三个问题供大家讨论:1.在“区域文化与文化遗产”框架下设置的专业应偏理论还是实践,还是二者融合如何实现融合?2.在大多数高校以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等学科为基础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用非遗概念会与他们形成互补但是如果我们用“文化遗产研究”的框架,将其界定为涵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农业遗产范畴,是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3.由于文化遗产研究在中国专业设置目录体系中隶属于历史学,我们在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开设专业进行本科教育,要如何厘清学科间的关系并吸收借鉴其他学科内容?带着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她详细介绍了她的设计方案中的课程科目、学分设置等内容。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IMG_0081.JPG

彭牧教授发言

 

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人文社会学部教授何彬梳理了日本文化遗产专业的历史背景和建设情况。在日本,与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叫做“文化财”专业,它偏重对有形的物质文化的研究,近些年也开始了无形文化研究。1949年,国宝壁画被大火焚毁,第二年制定颁发了《文化财保护法》,日本成为世界上最早制定文化遗产法的国家。随后,日本加强了对文化财传承、维修和研究发展人才梯队的培养。1974年,奈良大学首开文化财学科,后在其文学部里加设文化财专业,要在日本社会全面变化的状态下,继承学习传统文化。该大学文学部重新设置文化遗产专业课程后,改变了以往学生就业出路较窄的局面。何彬教授介绍说,在日本,与文化财相关的专业一般设在考古学、博物馆学、美术系(学部)、历史系(学部)和文学系(学部),所设课程包括文化财课本身、文化财保存、文化财信息学、修复学、分析学、考古学和文化财环境学,以及文化财美术史、建筑史和文献学,其专业具有很大跨越性。有些大学还要求学生入学后先在系内学习共识课和基础课,到二年级或三年级再选择文化财专业,以便培养具有更多专业资格的学生,而日本社会也非常支持这些具有专业资格的学生就业。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IMG_0095.JPG

日本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何彬教授发言

 

北师大社会学院教授色音展示了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情况以及教学方法色音教授介绍说,蒙古国在国家层面上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便是重点教授马头琴、长调、呼麦及民间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他们借鉴了西方的教学理念方法,发现西方音谱无法完全记录长调的曲调,于是蒙古国的专家老师们摸索出补充性的本土教学方法。此外,他们还通过文化生态学方法,探讨蒙古音乐与地形地貌的关系。我国内蒙古地区也开设了一些非常专业的课程,例如音乐、舞蹈、传统体育等,但缺乏综合性的课程。比如,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驿站,邀请知名长调歌唱家前来教学,做得比较成功;内蒙古师范大学非遗文创的孵化中心也学习蒙古国,第一次在高校开设射箭课程,教材也逐步编纂完善。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IMG_0104.JPG

色音教授发言

 

在自由讨论环节新澳门新葡萄娱乐历史学院讲师曲柄分享了历史学院通识课与基础主干课的设置情况及学分比例,认为如果区域文化与文化遗产学科在通识课的框架下进行培养的话,可能需要有针对性地开相当多的通识课程,同时加大特色专业选修课的权重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IMG_0127.JPG

曲柄发言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铁梁教授从民间文化的特性及民俗学学科角度入手,提出文化遗产学的建立发挥民俗学的特殊优势,对文化主体性的发问、当今世界文明对话的大格局中去建构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IMG_0141.JPG

刘铁梁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认为,非遗保护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项文化事业,是文化政策领域的事情。她建议以民俗学为学科基础,将专业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开设文化政策必修课,同时在模块课程上考虑一些非遗领域的核心问题,如性别问题、伦理问题、社区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气候问题等。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IMG_0164.JPG

巴莫曲布研究员发言

 

北师大社会学院教授萧放提出,以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或者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名成立专业或系,既可继承北师大的特色学科传统,又便于完整地进行课程组合与安排,并能借此契机,做民俗学的本科教育。由此倡议设置民俗学及非遗相关理论、非遗实践、非遗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同时从学校层面上做好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设,用以辅助教学,完善本科教育学科体系。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 - 复件(1)\IMG_0171.JPG

萧放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认为,一个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才能成其为学科。学科越开放、越与别人合作,就越能提升自己的资源,吸引人才来参与,越有利于自己发展。他建议在学科建设中除了理论上有所推动建树之外,还要兼顾自己在政府公共事业中的支持角色。当然,课程设置也要考虑所培养人才的未来去向。国家正在向前发展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是增量的,如果面向未来培养人才,就业必然不成问题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 - 复件(1)\IMG_0185.JPG

高丙中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认为,学科的名称还是要与中国文学相契合,另外她希望能够关涉一下当下的讨论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文化创意数字与人文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 - 复件(1)\IMG_0213.JPG

毛巧晖研究员发言

 

会上,与会专家还各抒己见,学理教育架构角度就学科的规范名称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出路等方面进行了激烈讨论为学科的孵化、发展、壮大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路

在下半场的讨论院副院长、学科负责人杨利慧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学科团队的建设情况,与大家一起商讨并具体部署专业培养方案、教材编写、图书出版、实习基地创建等近期要推进的工作。

 

E:\丁\北师大\北师大高精尖项目揭牌仪式\12.24会议照片\文化遗产照片 - 复件(1)\IMG_0230.JPG

副院长、学科负责人杨利慧教授工作部署

 

  最后,论坛在大家对非遗学科的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展望中顺利结束。

 

/丁红美  图/龙玫



版权所有 新澳门新葡萄娱乐(中国)官方网站 - 2023App Store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Baidu
sogou